在新中国的教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类特别的学生“留级生”,生于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早期的人应该还有记忆。“留级”这一教育手段主要是针对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他们不跟随原班级升入高一年级,而是留在原年级继续跟读一年。九十年代以后,“留级”这一手段在很多城市已经很少使用,甚至完全消失了。与此同时,很多成绩差到垫底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先是焦虑,再是想尽办法想要扭转孩子的状态。
这时候家长们知道“留级”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是现在没有“留级”这一政策了,于是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转变后进生的终极三招——转学、休学、借读。
大多数孩子成绩垫底以后,家长们都考虑过转学这一手段。转学对后进生的转化究竟有没有效,主要还是看孩子“差”在哪里。
差在学习能力,转学的结果基本上不会好。
如果是个人学习能力问题,指望靠转学来改变现状,那就是非常不现实的。但幸运的是,一个班级里真正学习能力特别低下的孩子很少,顶多也就两三人。要知道我们的中考录取率大多数城市是百分之六十以上(包括民办高中),真正能在学习能力上淘汰的,在一个五十五人的班级里顶多也就两三人。这些孩子也很好区分,其他同学作业写到八九点,他们写到后半夜还有好多不会写;到了中学大量科目考出二三十分的成绩;一写作业就出现大量错别字,一个短句子能错一半的字。孩子自己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类孩子的目光大多不会直视老师。他们害怕一切与学校与考试有关的事情。
差在班级环境,转学就会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了。
转学最有效的情况是原班级学习氛围一团糟,整体环境影响个人学习状态。很多家长都能意识到环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这也是每个城市的学区房越来越贵的原因。但是转学的前提是判断一定要准确,一定要是环境的问题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个遥远的故事吧。孟子小时候贪玩。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就模仿,喜欢玩筑坟和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附近。然而,孟子又开始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孟母认为市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终于跟着先生和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了。
差在学习习惯,小学四五年级以前转学的话,再遇上一位严格要求的老师,大都有好结果。
习惯这个东西是越早养成越好,大多数优秀的中学生都得益于小学时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一个学生到中学还没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抓紧时间的习惯……那这个学生后面的学习之路就必然充满坎坷。别人都学跑了,老师还要关注你走得稳不稳,拉开差距是迟早的事。
休学一般来说不是主动的选择。如果孩子成绩很不理想,正好遇上了生病,又正好达到了或者将要达到休学条件时,有一些家长会选择让孩子休学。把原来就读的年级再读一遍,想以此加强基础增强竞争力。这种再读一次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主要还是看孩子自己的态度和意志力。很多学生经历过高考的挫折之后,复读一年,相当一部分可以提升成绩。但是如果孩子自己缺乏学习动力,休学不但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反而还是最坏的选择,没有之一。
为什么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动力,休学对他而言是最坏的选择呢?
按照目前休学的政策,从办理休学之日起,一年之内不得返校。这一年的时间让孩子独自在家,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学校都约束不了,在家里更没约束了。早上不起来,晚上不睡觉,一道小题写个一下午都是会发生的事情。一年时间足以让一个中等素养的孩子直接垫底,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渣加懒虫。学校最大的教育功力里用严格的时间安排和教学节奏来推动孩子发展。也许会有一些家长能量大,会偷偷把孩子送到一些民办学校插班就读,但是寻找不到归属感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是过客,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去的。
借读的管理现在非常严格,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政策“严禁同城借读”。
借读生是指通常由于户口,成绩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籍(或户籍)与所在学校(或所在地)不一致的学生。
正常的借读都是跨越地市的,大多数借读都是向更好的城市,更好的学校流动。只是有的地方会指定借读的学校,而这些学校大多在城市边缘地区,算不上优质学校。这是让很多家长担忧的地方。如果能有选择的优质学校,再加上孩子有上进心,结果大多圆满。
借读的另外一个隐忧是老师的关注度的问题。从学校的成绩考核政策上来讲,借读的学生成绩是不纳入本班级总分的,也就是说借读的孩子考多少分都与本班老师无关。在无责的压力下,虽然大多数老师都会尽心尽责,但是一旦遇到孩子特别不争气,甚至跟老师顶撞冲突,老师们选择放弃是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