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人对鲜味的追求,不仅局限在山珍。华阳河的溪口鱼,宁国的粑粑、泾县的发糕、绩溪的浇头面、水馅包、一品锅、燕笋干等,馋的你口水流一地,朋友们,走吧一起去尝一尝。
风味小吃
旌德大饼
旌德大饼是旌德县(安徽省旌德县)的特色小吃,没有独立的注册商标,也不太容易做成真空包装往外销售,所以它只在本地或者来本地亲自品尝的人口中“享有盛名”。
泾县发糕
泾县水东(今陈村镇)、茂林一带的餐馆,都惯于用水磨米粉经过发酵加糖蒸熟成一种米粉糕,蒸制时先用文火,后用大火,蒸熟之后,在光泽透明的糕面撒上桂花卤和青红丝,五颜六色,一般切成菱形小块作为桌宴糕点,或供应早市,名谓“发糕”。
锅贴包
宣城锅贴包 锅贴包是煎烙的馅类小食品,以面粉、鲜肉馅、水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多以猪肉馅为常品,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宣城人喜食锅贴包,锅贴店遍布街头巷尾。
麻辣粉丝
宣城麻辣粉丝用牛骨牛盘肠熬制的高汤,放入老姜,花椒,料酒小火煨制,味道鲜美独特,里面拥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美容养颜。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更很大的保留了食材原有的营养价值。
宁国粑粑
宁国粑粑是宁国特色小吃之一,以香、软、油而不腻而出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外地游客对其也是赞不绝口。宁国粑粑以油上下翻煎之,大约6分钟左右。宁国粑粑馅取材广泛,有老腌菜、豇豆、萝卜、豆腐干、笋子,甚至还有南瓜、韭菜等,另外加肉丝、灌鸡蛋也很美味,最经典的就是腌菜肉馅。
宣城春卷
宣城春卷是对春天充满期许的点心,韭菜黄刚上市没多久,择出细嫩的部分和肉搅拌在一起,油炸之后酥脆可口,咸香鲜美,吃完还想吃。
糯米加水研磨,纯白粘稠的米浆通过一整夜的发酵,质地更加的均匀、细腻,水和糯米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研磨创造口感多变的米浆,这是制作发糕原料的基础手法。馅料应季而变,豆腐干、辣椒、咸肉、香肠、蜜枣,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食材却因发糕结缘,相互交融成就一道独特风味。
水馅包
水馅包,是绩溪一带的特色风味小吃,过年、过节、亲人归来、亲友来访等等,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时刻,都要吃顿水馅包。
蒿子馍馍
安徽宣城地区的特色小吃,传统意义上的青团又名清明团子、清明馍馍,流行于春季的清明节期间。其特点颜色嫩绿,气味芳香,口感柔软又富有弹力,采取蒸的做法。春季,江南田埂边长满茂盛的蒿,传说这种植物吃了可以驱邪,因此配合糯米面揉成团状,用高压锅或者蒸笼蒸熟。
绩溪浇头面
所谓浇头面即浇上菜的面,它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上面的浇头。绩溪浇头面是绩溪特色小吃中最具有家乡味道的小吃,浇头是用笋干及自制豆腐干、肉丝等主材做成,制作简单,口味绝佳。
在绩溪,每逢春节,无论大人或是小孩,新年的第一天必定会吃三道茶(清茶、甜茶、元宝茶),大多市民都不喜甜,浇头面便取代了其中的甜茶;此外,在绩溪,男女老少生日当天,家里的长辈们会在寿星起床后为其煮一碗面条,寓意长寿之意。
绩溪挞粿
绩溪挞粿是绩溪当地一种普通面食,也被戏称为“中国的披萨饼”。挞粿是非油煎食品,烘烤而成,更为健康。因馅料的不同而各具其味,干菜、鲜菜均可作馅料包入其中,常见的有香椿、萝卜丝、黄豆粉,入口芳香、硬软适中,独具地方特色。
早在唐代时期,绩溪人远行就会带上挞粿作为干粮,至明清时期,挞粿更是成为绩溪人必备的食品,无论是外出经商、求学、上山下田甚至是平日里的早餐,都是绩溪人的首选。
地方菜肴
绩溪一品锅
胡氏一品锅是一种多层次的组合菜肴,胡适宴请宾客时常以此锅作为主菜,所以又被称为“绩溪胡适一品锅”或“绩溪胡氏一品锅”。
烹制一品锅,由于多次下料,多次加汤,多次焖烧,使得菜肴徐徐入味。垫锅的素菜随季节变化可选用不同的原料,一般一品锅分四个层次,档次高的一品锅则加鸡块、鱼块增至六七层。由于荤素搭配,各种菜肴的本味互相渗透,味道更佳。一品锅的烹饪体现了传统徽菜的“重油重色重火功,保持原汁原味”的特点,致使该菜的流传与经营久盛不衰。
皖南红烧黑猪肉
皖南黑猪肉以宁国、绩溪、旌德、歙县一带为主要产区,而宁国杨山黑猪肉是在当地特定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地方良种猪,早在1986年就被定为安徽省6个地方优良品种猪之一。
红烧黑猪肉重在食材的选择和火候的掌握,该品种黑猪饲养周期长、食用有机青饲料、生长缓慢,其肌肉纤维细腻,口感酥嫩、肉质鲜美。
梅渚素鸡
梅渚素鸡以大豆为原料制作,技艺考究。豆花凝结后,压出水分,用浆布反复层叠,再卷成长筒,上笼蒸煮。冷却后,斜刀切片,香油炸透,沸水泡发,再与香料下锅同煮,三开入盆,佐料点缀,形似鸡腿、鸡香扑鼻。口感细嫩爽口、韧性十足、层次分明,令人唇齿留香。民间传说,谢朓、李白、范仲淹等历史名人贤士,都曾慕名品尝。在当地,素鸡为郎溪美食“建平十六鲜”之一,是忘不了的家乡年味。
水阳三宝
去过宣城的人,可能都知道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却鲜有人知道水阳三宝这道地方菜。水阳三宝指的是鸭脚包、鸭翅和水阳干子。也不知道是哪位厨师突发奇想把这三宝组合在一起做成一锅煲,就变成风靡整个宣城的地方特色菜‘水阳三宝’啦 !
必吃理由一:宣州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必吃理由二:味道鲜美,香干鲜嫩。
必吃理由三:肉质软烂易嚼碎,老少皆宜。
南漪湖大闸蟹
南漪湖是位于安徽宣州和郎溪交界处的天然湖泊,又名“南湖”,是皖南第一大湖泊。湖分东西,西湖盛产大闸蟹、青虾、鳙鱼、甲鱼;东湖鱼群畅游,水鸟翔集,碧波荡漾,湖光潋滟。
南漪湖水体环境清洁无污,所产的螃蟹以个大体壮出名。螃蟹采食天然优质水草、鲜活鱼虾贝类,所以螃蟹体大肉多,肉质鲜美,蟹黄天然醇厚,芬香浓郁。
高塘清汤素鸡
素鸡是一种传统豆制食品,广泛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南方。以素仿荤,风味独特,是中国中部、南方的家常素菜。郎溪高塘的清汤素鸡更是美味地道,远近闻名。
郎溪高塘素鸡的制作十分考究,头天晚上将挑选的上等黄豆浸泡,第二天清早,黄豆上磨时不快不慢,均匀下浆,尔后制成豆腐皮浸于碱水中,碱水的浓度经双指相搓感腻为宜,片刻捞出卷成圆柱形放入竹笼中旺火蒸透,再将其磕实,切成半寸厚片,以菜油小火熬炸,再用沸水焖炝至内外韧软,挤出残留碱汁,清水漂净,放入适量盐和姜加荤汤水同煮。这样制作的素鸡嫩黄油光,耐煮而不浑汤,吃起来细腻、嫩脆、美味可口,逐成一方名肴。
红烧马蹄鳖
红烧马蹄鳖所用的野生甲鱼产自广德誓节,这是一个原生态的森林乡镇,其富氧的大自然环境孕育了广德的母亲河——桐花河。纯净桐花河水生长的野生甲鱼个体不大,一斤重左右,状似马蹄,故称马蹄鳖。马蹄鳖肉质细嫩,裙边丰腴,味浓汤鲜、高蛋白,低脂肪,红烧清炖俱佳。
采用独特土酱法制作的红烧马蹄鳖更是将这种珍贵的食材烹调推到极致的境界。其食用价值很高,味道特别鲜美,营养十分丰富。食疗作用也很强,具有滋阴凉血、补肾健骨等作用。
青龙湖鱼头煲
青龙湖鱼头煲食材有机,汤鲜味美,选用的有机鱼来自一级空气一级水的青龙湾,一般有5斤多重。其烹饪方式别出心裁,加入特制的酱料,用大火生焗。享用时需拆解鱼头,让其充分吸收汤汁,开启鲜咸味辣的味蕾体验。
青龙湖鱼头煲鱼头营养高、口味好、富含人体必需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健脑及延缓衰老有益处。
琴鱼蒸蛋
琴鱼蒸蛋是泾县当地一道特色菜,所有材料是农家土鸡蛋和自制琴鱼干。做法简单,先上笼蒸蛋液,然后取出放上琴鱼干和佐料后,再次上笼小火蒸制,蒸蛋厚而醇香,配上琴鱼干则会清甜可口。
琴鱼蒸蛋的独特之处不在蒸蛋,而在小小琴鱼。琴鱼是一种虾虎鱼,产于泾县的琴溪河,并因此而得名,远在唐、宋时已是名贵珍奇的特产。
红烧臭鳜鱼
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
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
旌德灵芝如意鸡
旌德生态环境优越,是我国最重要的灵芝产区,是中国灵芝之乡,所产灵芝品质上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徽菜从原来的重油重色重火工逐步向以养生为主的饮食风格渗透。
以灵芝作为食材创新开发出的系列菜肴,屡屡被端上餐桌受到食客的好评,其中旌德灵芝如意鸡广受食客追捧,此菜品选材必用当地土鸡、当地出产的灵芝,加少许佐料以砂锅炖之。灵芝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药用价值高。
旌德黄牛肉
旌德气候湿热,水草丰茂,具有天然的养牛环境。旌德黄牛体小灵活,耐热耐温,适合山区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芳香适口,易煮熟调制,是牛肉中的上品。1978年,邓小平同志尝过旌德黄牛肉,大加赞赏。
特色桌宴
广德木子菜
广德木子菜是由当地的木子山庄在继承经典徽菜传统、改良徽菜烹饪技法、依据当地的自然原料特产、深入挖掘民间土菜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积淀和整理而创建出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菜系,是徽菜的衍生和发展。
木子菜坚持弘扬传统的经典老徽菜,从民间乡下挖掘本地家常菜品特色,通过开发土锅系列菜肴、野菜系列菜肴、山珍野味系列菜肴,聘请民间老厨师和家庭主妇,引进老手艺,借用老器皿等办法,不断提高菜肴的朴素内涵,保证菜品的原汁原味。
它以“健康、绿色、便廉、原味”为基本特征,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养生理念。其讲究出品朴实、少油少酱、原味本真,拒绝华丽、繁复。木子菜的代表菜有“广德四绝”之称的桐花鱼、笄山笋、横山双冠野鸡、誓节沙河甲鱼、至尊牛头王、神仙野猪肚等经典菜品。
绩溪十碗八
绩溪十碗八是流行在绩溪澄源河一带的民间宴席,是一种民间套菜,一般只在婚寿吉庆之日操办,“十碗八”就是十碗八盘菜式,被赞誉为民宴菜肴的“黄金组合”。“十碗八”数字之来由,取“十全俱足”、“十全十美”;“八斗才高”、“八抬八托”等一类吉兆与有关富贵荣华谚语名词之意义,以象征家庭旺盛,子孙蕃昌。
十碗依次为:红烧鸡、爆两冬、炖海参、红烧鱼翅、红烧块肉(外加发包)、虾米羹、焖粉、红烧鱼(或鱼圆汤)、走油蹄和炒黄鱼肚。八盘是:瓜子、花生、海蜇丝、米粉、炒排骨、猪肝(或猪耳朵)、皮蛋以及两盘水果。绩溪岭南方言中的“瓜”与“加”、“生”与“孙”同音,寓意“加子加孙,福泽绵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十碗八也随之变化,但是其精髓不会改变。
水东十道菜
水东镇位于宣州区东南,镇域内多山和丘陵,地形复杂,高低落差大。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产出许多当地特有的物产资源,也孕育了水东独特的饮食文化。水东菜在饮食文化上追求返璞归真,注重实质,水东十道菜就是其代表。
所谓“十道菜”,是重要宴请用来招待宾客的特色桌宴,有烧土鸡、油炸鹅颈子、炒豆皮肉丝、油炸萝卜圆子、红烧泉水鱼、凉拌橡子豆腐、山猪肉炖干笋、炒扎椒、清炒白菜豆渣、鸡蛋炒地皮菜。
这十道菜均取材自水东当地特产,采用当地最为传统地道的烹饪手法,力求用最简单的料理方式保留住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郎溪湖八鲜
郎溪县的南漪湖是皖南第一大湖泊,湖区水鸟翔集,碧波荡漾,湖光潋滟,环境优美,水质良好。生长的鱼类大多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郎溪湖八鲜指的就是南漪湖的八鲜,八鲜分别是出产自南漪湖的银鱼、红窜鱼、桂鱼、鲫鱼、菱角、青虾、花鲢鱼、小杂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成就了一方饮食文化。坐拥如此丰富的水产资源,郎溪当地厨师也练就了一手烹饪湖鲜的好技艺。聪明的厨师们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根据不同食材属性,以湖八鲜为主料,佐以当地特色食材,开创出了郎溪湖八鲜这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地方桌宴。
这道桌宴由八道菜品组成,分别为银鱼羹、清蒸红窜鱼、桂鱼冬笋、金针荷包鲫鱼汤、水三鲜、炝虾、南湖鱼头粉皮锅、一品杂鱼锅。八道菜中有荤有素,有菜有汤,烹饪方法各不相同,有煎炒,有清蒸,每道菜都在用料搭配和烹饪手法上力求精进,菜品味美汤鲜,滋补养生。